台灣茶葉,在我們的土地,承載著數百年的文化,是台灣農業發展上,璀璨的一段故事。從早期的野生茶樹,到聞名全球的高山茶,台灣茶葉發展歷程,見證了臺灣寶島繁榮與變遷。
讓我們一同探索台灣茶葉的獨特魅力與深厚文化內涵。透過本篇文章,帶你了解台灣茶葉發展的歷史,比較台灣茶葉之間的差異。台灣哪些茶是綠茶?這邊跟你介紹,台灣最普遍,也最常見的綠茶。
台灣茶葉歷史
清朝時期的台灣茶葉
清朝時期是台灣茶葉發展的重要階段,1796 年。福建商人井連侯,將福建茶樹引進台灣,首先在台北文山地區開始栽種。
這些茶樹,適應了台灣的氣候環境,逐漸在北部地區蓬勃發展。接著,英國商人約翰·杜德(John Dodd),引進新的茶苗品種,提供製茶技術,設立精製茶廠。
杜德提供機制,種台灣茶葉,百分百收購,授漁給農民。從農作物種植到精製台灣茶葉,只要肯做,一起賺錢。
當時杜德經營的洋行,買辦(採購)為李春生。李春生後來自行開設了新芳春茶行,提供我們參觀,透過該茶行,了解當時台灣茶葉的榮景。
日本時期的台灣茶葉
日本時期,台灣茶葉進入科學化、現代化的發展階段,開始逐步發展,像是:
▪️ 成立茶業試驗場
▪️ 引進現代化製茶設備
▪️ 建立品質管理制度
▪️ 開始有系統的茶樹育種
▪️ 建立茶葉分級制度
▪️ 改良製茶技術
日本的經營方針,再次讓台灣茶葉,更加專業化、精細化。
戰後發展到近代的台灣茶葉
1968 年,製茶試驗場,更名為「臺灣省茶業改良場」。當時引進現代化製茶設備、建立品質管理制度,因應國際情勢,開始大量生產紅茶。
在研究發展上,開始有系統的茶樹育種、建立茶葉分級制度、改良製茶技術。現代,人們開始對有機茶葉有市場需求,有機茶園的推廣、茶產業轉型精緻化、建立產地認證制度。
不同時期,都為台灣茶葉注入新的元素,形成了獨特的台灣茶葉文化。從早期的外銷導向,到現今的精緻化發展,台灣茶葉始終保持創新,同時也傳承了傳統的製茶工藝。
延伸閱讀 > 臺灣茶葉文化
8 大台灣茶葉分類|專家評定的臺灣特色茶類|台灣哪些茶是綠茶
根據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(TAGs),我們將台灣茶葉,分做 8 大台灣茶葉分類,以下依發酵程度介紹。
🍵 台灣茶葉1️⃣ 碧螺春綠茶|台灣哪些茶是綠茶
碧螺春綠茶,是台灣特色的不發酵茶品,屬於炒青綠茶類。
其製程簡單:茶菁 → 殺菁 → 揉捻 → 初乾 → 解塊 → 乾燥。農友會特別讓茶菁,靜置數小時來增進風味。
主要產區在新北市三峽,是台灣僅存的專業炒青綠茶產區。新北市三峽,被白雞山環繞,雲霧繚繞,氣候涼爽,土質優良。
種茶歷史超過 200 年,茶樹品種以青心柑仔和青心烏龍為主。採摘標準為一心三葉時,取其一心二葉嫩芽製成。
成品特色,外觀碧綠新鮮,芽尖富含白毫,形狀細緻呈螺旋狀。品質特點是,乾茶具清香鮮雅,茶湯呈碧綠清澈且口感鮮爽。
碧螺春,是台灣產量最多,也是最普遍的綠茶種類。碧螺春綠茶,就是台灣的綠茶。
🍵 台灣茶葉2️⃣ 文山包種茶
文山包種茶,它主要產在新北市和台北市的山區,像是坪林、石碇、木柵這些地方。
最特別的是,它有淡淡的花香,但其實製作時並沒有加入花朵,這是茶葉自然發酵後產生的。
製作包種茶,茶農會挑選肥厚的綠葉,日曬、室內發酵、揉捻等步驟,最後做成條狀的茶葉。
泡出來的茶水,是漂亮的金黃色帶著綠色,喝起來滑順又甘甜,還會讓口中感覺很舒服。
這種茶最棒的就是,它的香氣喝的時候,會聞到清新又雅致的花香,讓人感覺很享受。
🍵 台灣茶葉3️⃣ 高山烏龍茶
台灣的高山烏龍茶,生長在海拔 1,000 公尺以上的山區。
主要產地包括南投縣竹山、阿里山和台中市和平區等地方。
這些地方的氣候很特別,常常有雲霧圍繞,日照時間短。
製作高山烏龍茶時,會經過日光曬、室內發酵、揉捻等步驟,最後做成圓球形的茶葉。
泡出來的茶水,是漂亮的蜜綠色或金黃色,喝起來甜甜的,口感滑順。
因為生長在高山,茶葉比較不苦澀,反而更甜美可口。
這種茶的特色,是香氣清淡優雅,可以重複沖泡很多次。
不論是香氣還是口感,都非常出色,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之一。
延伸閱讀 > 什麼茶適合冷泡茶?冷泡茶,沖泡步驟大公開
🍵 台灣茶葉4️⃣ 凍頂烏龍茶
凍頂烏龍茶,最早是從南投縣鹿谷鄉開始種植,現在已經擴展到竹山鎮和名間鄉等地區。
這種茶經過中度發酵和烘焙,製作過程包括日光曬、室內發酵、烘乾等多個步驟。
製作好的茶葉,會捲成圓球形,顏色是深墨綠色,看起來有光澤。
泡出來的茶水,是金黃色的,非常明亮漂亮。
因為有特別的烘焙工序,所以喝起來有獨特的焙香味道,茶湯口感醇厚。
最特別的是喝完之後,茶香會在口中持續留香,這就是茶友說的「回韻」。
🍵 台灣茶葉5️⃣ 鐵觀音茶
最早是從中國安溪傳來的,在清朝時期,張氏兄弟把茶苗,帶到台北木柵種植。
現在的木柵,已經成為台灣重要的鐵觀音茶產地。
這種茶,經過中度發酵和重度烘焙,製作方法和球形烏龍茶差不多。
茶農會特別控制發酵程度,還要反覆烘焙,讓茶葉產生獨特的香氣和味道。
泡出來的茶水,是紅褐色的,喝起來味道濃郁,有點甜甜的,還帶有淡淡果酸味。
即使泡很多次,茶香依然持久。
最好的鐵觀音茶來自台北木柵區和新北市石門區,當地種植的是硬枝紅心品種。
🍵 台灣茶葉6️⃣ 東方美人茶
東方美人茶,台灣特有茶品,在日治時期的客家庄開始製作。
這種茶有很多名字,像是白毫烏龍茶、膨風茶、五色茶等。
製作過程很特別,茶農會採收被小綠葉蟬咬過的嫩茶葉,這些茶葉經過重度發酵。
製作時,要經過萎凋和攪拌,還要用濕布包起來回潤,最後再揉捻成型。
做好的茶葉,會有白、綠、黃、紅、褐五種顏色,看起來像花朵一樣漂亮。
泡出來的茶水是橙紅色的,喝起來有天然的蜜糖香和水果香味,口感圓潤。
主要產地在新北市石碇、桃園龍潭、新竹北埔和苗栗等地區。
👑 台灣茶葉7️⃣ 紅烏龍茶
2008年,台東茶改場為了幫助鹿野茶區發展,創造了紅烏龍茶,這款新茶品。
這款茶,結合烏龍茶和紅茶的製作方法,是所有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高的。
夏秋季節的陽光充足,讓茶葉長得又快又多。
以前這些茶葉,做成包種茶會有苦澀味,現在改製成紅烏龍茶,就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紅烏龍茶的外型是半球形,顏色是暗紅色帶著光澤。
泡出來的茶水是橙紅色,清澈明亮,喝起來有熟果香,味道醇厚圓滑。
這種茶可以冷泡,也可以熱泡,在飲料市場很受歡迎。
尤其可以購買瓶裝紅烏龍茶,快速享用到紅烏龍茶,這款新興特色茶飲。
延伸閱讀 > 為什麼叫紅烏龍?原來紅烏龍這麼「年輕」?
🍵 台灣茶葉8️⃣ 紅茶
紅茶是完全發酵的茶葉。
製作時,要讓茶葉在室內萎凋再揉捻,破壞茶葉細胞,等待發酵完成,茶葉會變成紅色。
台灣主要用,大葉種茶樹來製作紅茶,最有名的是台茶 18 號,也叫紅玉。
這種茶喝起來,有肉桂和薄荷的香氣,味道甜甜的,很順口。
後來,還開發了台茶 21 號,帶有花香味道。
有些茶農會在夏秋季節,用小葉種茶葉做紅茶,也有人用被小綠葉蟬咬過的嫩芽做成蜜香紅茶。
好的紅茶,外表黑亮有光澤,泡出來的茶水紅潤明亮,喝起來香氣濃郁,味道鮮爽。
延伸閱讀 > 女生喝茶好嗎?
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(TAGs),台灣茶葉認證系統
TAGs 目的
前面提到的台灣茶葉八大茶葉分類,就是透過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(TAGs),完成分類與認證。
台灣茶葉的品質管理與分級制度,一直是茶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。
TAGs 是讓消費者,容易理解茶葉品質,建立完整的品質追溯系統。
打造出一套,全方位茶葉分級評鑑制度,讓消費者可以確保,喝到的是台灣茶葉,安全與品質。
TAGs 核心價值
▪️安全:全部可追溯且藥檢合格
▪️國產:臺灣在地生產
▪️產品分類分級:由產官學專家所組成之評審團進行評審與分類
TAGs 風味評鑑報告
TAGs 透過文字及圖表,具體說明茶葉的風味特色。
讓消費者可以清楚的,了解台灣茶葉的風味特色,容易選擇想喝的台灣茶葉。
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(TAGs)認證,台東紅烏龍茶
紅烏龍茶,是臺東的驕傲, 113 年冬天,台東經典名茶冬季優良茶分級評鑑 TAGs 報告評比。
博雅齋紅烏龍茶,取得【特選金牌】認證。
TAGs ,是一套透過分級評定,建立清晰的產品屬性的認證系統。
本次只有 7% 台灣茶葉,通過金牌認證,實屬難得。
TAGs 評比說:「茶葉質感濃惆且飽滿,久久不散並帶有絲滑口感」。
「帶有濃厚松木、玫瑰花香與李子果香」。
我們的瓶裝紅烏龍茶,採用博雅齋,頂級臺東紅烏龍,原葉製作。
經過官產學專家,【特選金牌】認證,有品質保證,平易近人的價位選擇。
無論在運動後補充水份,喝茶解膩,幫助消化,低咖啡因瓶裝茶好選擇,就選初嚐紅烏龍茶。
參考資料:
資料來源 1:維基百科-台灣茶葉
資料來源 2:維基百科-台灣茶葉文化
資料來源 3:臺灣特色茶介紹
資料來源 4: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簡介
資料來源 5:臺東的驕傲-2024冬季紅烏龍評鑑首次採用TAGs評鑑報告書 讓消費者掌握茶的特點
資料來源 6:關於臺灣特色茶風味輪
資料來源 7:漫談台灣老茶
» 更多推薦:
高效提升資金運用,企業資金周轉規劃各種眉角一篇破解!
食尚玩家旅宿大賞:好玩親子房 – 全台最好玩親子房 Top 10 一次看